什麼?研究顯示屁股影響大腦功能?
- duke tsai
- 2024年12月18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4年12月19日
我們常聽見“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為了研究運動對大腦認知功能的影響性,科學家卻發現這句話可以改為“不換位置,就換不了腦袋!”
這句話怎麼說的呢?
運動對於大腦發育的重要性已經是人盡皆知,運動影響大腦神經元基因的表現模式,再進一步影響大腦神經元的突觸結構,進而在行為方面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專注力、記憶、運動協調)。
無論是健走、跳舞或是走樓梯,只要是讓心跳加速,大量吸氧的運動都對認知功能具有影響性,甚至影響性是立即的。之前的研究顯示,6-90 分鐘的運動時間,即對大腦記憶力具有促進的效果,而且是在運動後的兩小時,或是當天測量就可顯現促進的效果。
運動對於大腦認知的促進是即時的,那可以維持多久呢?
如果運動對大腦認知的促進只能是短暫的,那不就是有點像格鬥電玩的場景,每到了要放大絕,就必須要集氣;而人面對極需要記憶力增加的時候,就必須要趕快來運動,或幾個小時前運動,累積影響記憶力的運動量?
運動對於大腦認知能力的影響模式不是這樣的,2024 年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研究 對 76 位戴上運動追蹤器的成人進行連續八天24小時的研究調查,依照每天的運動量可以分成運動組、少量運動組以及久坐不運動組。除了運動之外,因為是連續的實驗,額外再進行睡眠的數據收集與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
運動促進記憶,它促進了情節記憶 (Episodic memory) 以及工作記憶,並且促進的效果延續到運動後的24小時之後。也就是說,前一天的運動促進了隔一天大腦認知能力的測量分數。
少量運動組對於大腦認知沒有任何的促進作用。
久坐不運動組,屁股長期不動,固定在同一個位置,對於大腦認知能力沒有促進作用,甚至是降低大腦的工作記憶力。 也就是屁股不動,影響腦子不動!

研究結果還證明,不只運動,睡眠對於大腦認知功能的促進也很有效果
超過六小時的睡眠,促進大腦的專注力、情節記憶、心理動作能力(psychomotor)以及決策能力。
除了睡眠時數有關之外,睡眠程度也有影響,淺度睡眠促進專注力,深度睡眠促進記憶。可以說,睡著了就有好處。
睡眠+運動,對於促進記憶具有綜效的效果
從數據分析看來,運動與睡眠個別都對於大腦認知具有促進的作用,但是更仔細的分析發現,睡眠更加強白天運動已產生的效果。
科學研究的結果就是那麼的“自然”,告訴我們人就是要運動,也需要睡覺,而且如果是又睡覺又運動的話,對於大腦認知能力的促進效果是最好。
努力花了經費,努力操作了一番,告訴我們這一個非常自然的道理!試問有誰是沒睡覺呢?又有誰沒運動呢?
但是仔細想一想,沒睡覺的,沒進入深睡的人還真不少;沒好好運動,沒流汗的人也真多;沒有運動,又沒有好好睡覺的人也不在少數!真得越活越不“自然”了,因為活得不自然,大腦原本具有的認知功能有變得無法自然發揮了!
Bloomberg, M., Brocklebank, L., Doherty, A. et al. Associations of accelerometer-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ur, and sleep with next-day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older adults: a micro-longitudinal study. 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 21, 133 (202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