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rain-Based Parenting
作家相片duke tsai

手足爭鬧,千萬不要說‘吃虧就是佔便宜”喔!


https://dacidian.18dao.net/zici/%E5%90%83%E8%99%A7%E5%B0%B1%E6%98%AF%E5%8D%A0%E4%BE%BF%E5%AE%9C
圖片取自:https://dacidian.18dao.net/zici/%E5%90%83%E8%99%A7%E5%B0%B1%E6%98%AF%E5%8D%A0%E4%BE%BF%E5%AE%9C

家庭生活簡單地說,是每一天的生活,或幾乎是每天都一樣的生活!但是仔細看卻不是這麼簡單喔,因為家庭是由多個家庭成員組成的,是充滿動能以及各種人際互動的環境。看起來一樣,但實際上是不一樣的。


家庭生活到底有多麼地充滿“動態 (Dynamatic)?如果您家裡面有超過一個小孩子,那家庭一定是顯現非常的動態。兄弟姐妹之間一起玩樂、分享、鬥嘴或搶奪食物、玩具、甚至是爭取父母的注意力,都讓父母的管教充滿挑戰,令人肩頸酸痛、情緒低落以及壓力沈重。


兄弟姐妹在一起到底有什麼好爭鬧的?經 Catherine Salmon 博士研究兄弟姐妹的互動,她發現手足之間的衝突有個常出現的固定模式,那就是‘搶東西’,尤其是搶‘自認為是自己的東西’。面對這種搶奪,父母親有時為了平息爭端,不得已都會請兄弟姐妹中的一方先‘讓對方一下’,並且為了安慰比較配合的孩子,通常我們也會事後補償,或是安慰他說‘沒關係,讓一下沒關係,吃虧就是佔便宜’!


但吃虧真的是佔便宜嗎?


吃虧是快樂的,因為它有獲得?事實如果是這樣的話,使用大腦掃描的技術,科學家應該可以在大腦的獎賞系統發現到興奮、快樂的現象。但事情真得是這樣嗎?


還是吃虧就是吃虧,並不是佔便宜?


人願意吃虧並不是因為吃虧讓人快樂,有獲得的感覺,而是另外有原因, 所以人願意吃虧?


為了研究這一課題,大腦科學家巧妙的使用一種稱為最後通牒賽局的實驗(Ultimetum Game) 來進行大腦活動的區域的研究。

遊戲的方法是,簡單的說就是要創造出讓接受實驗的人感覺到公平或是不公平的條件,然後一邊拿獎金的過程,一邊掃描大腦的活動性。

  1. 遊戲規則很簡單,科學家提供一筆錢,甲方(給予者)可以隨自己意思決定要給乙方(接受者)多少錢。

  2. 如果乙方接受的話,甲方跟乙方都可以保留獎金。

  3. 如果乙方不接受的話,甲方與乙方都失去錢。

  4. 在進行實驗後進行調查乙方(接受者)的幸福感以及輕視感指數。


最後通牒遊戲

如果你有10美元,你會給對方多少錢呢?如果是一萬美元,十萬美元,那給出去的錢會不一樣嗎?

如果你知道對方拿到 10 美元,但卻只給你 2 美元;對方有 150 美元,卻也給你 2 美元,你會接受嗎?如果你拿了,事後你會感覺公平,快樂嗎?


實驗結果發現

  • 整個實驗過程,接受者的接受率是56.3 %,顯示受測驗的人不是只要有錢就好,做決定時也參雜了其他的考量。

  • 公不公平是接受者的著要考量因素,接受的人感覺越公平,幸福感就越高;越感覺不公平,被輕視感就越嚴重。

  • 幸福感與公平具有明顯的關聯,但是與金錢的數目的關聯性不明顯。顯示接受者寧願‘感覺公平”,也不希望’只有錢'。


進一步進行大腦掃描,並且將拿到錢的快樂分開分析之後發現(必須分開研究,因為拿到錢也是快樂的,為了避免感覺公平與拿到錢的快樂混淆,所以科學家分別設計出不同的研究項目),接受公平的分配,大腦負責行動動機以及獎賞的區域明顯的活動性都增加。 但是接受不公平的分配時,原本大腦的獎賞(興奮、快樂)系統卻活動性消失。這顯示,’感覺公平‘本身就是一種獎賞,是快樂的事。並且這種快樂是內建的、自動的以及直覺的,只要感受到,就會有反應,因為‘感覺公平’激動大腦的區域就是自動的以及直覺的反應區。


所以,從實驗可以觀察到,無論獲得的金額數目,公平就直接讓人快樂,跟錢沒有關係;但吃虧(接受不公平)大腦獎賞系統的作用就全消失!所以,吃虧不是獲得,不是佔便宜,吃虧從大腦的層次來看,就是不快樂,不興奮,沒動機!


但人際相處,兄弟姐妹間吃虧的狀況避免不了,如果吃虧了,腦子裡面又發生了什麼事呢?在過去的時代,想知道大腦裡面發生什麼事,是不容易的。但是目前透過觀查大腦的能量消耗,科學家可以即時的觀查大腦的運作。使用核磁共振技術,大腦科學家發現,當人願意接受吃虧(不公平)的分配時,大腦有兩個明顯運作的區域。一個是處理厭惡感的前腦島,以及調節情緒的腹外側前額葉。並且很有趣,它們的活動呈現相對抗的現象,處理情緒的系統活動性增加,處理厭惡感的區域活動性就下降。


不公平讓大腦感覺厭惡,但是前額葉處理情緒的部位卻調節降低厭惡感,使得人願意吃虧。


願意吃虧,不是佔了便宜,而是厭惡感下降了!事實上,人痛恨損失的機制是內建的,一感覺到不公平,就噁心、就討厭!


前腦島與腹外側前額葉的相對關係


從身體的道理調整教養的態度,我們可以了解


  • 分清楚‘你的’、‘我的’是孩子建立自我的必備過程,它不是自私的表現,是人的成長需要。

  • 感覺公平與不公平的大腦區域不同,公平本身就是獎賞,不公平引發厭惡感。公平不是來自對不公平的彌補,不可能要求‘讓一下’,然後事後我會彌補你,人就會快樂。

  • 父母應該認知到,吃虧就是吃虧,它不是佔便宜!這句話不能安慰受委屈的孩子,也不能解決它大腦內建的厭惡感。

  • 願意吃虧,願意犧牲,可以說是因為愛,因為好 EQ(前額葉調節前腦島的作用),不是因為佔到便宜,是背後有好處,所以想吃虧。應該把犧牲以及付出的榮耀歸給孩子。

  • 面對手足間的爭鬧,父母可以藉機討論家庭中的公平機制。研究證明手足間的公平,並不一定要’事事都一樣、數量都一致‘才能讓孩子感覺公平。讓孩子參與討論,自主決定,訓練他們發揮前額葉的計畫及決策功能。經過這些步驟後,實驗證明,即使討論過後的狀況不是人人想得到一樣的東西,甚至有些人是吃虧,但是手足間的幸福感卻是沒有損害。

  • 手足間的爭鬧,父母的積極的介入能有效示範衝突解決的技巧。被動以及漠視卻更加深手足間的衝突。


Hildy Ross
取材自超腦爸媽科普教養手冊三

Tabibnia G, Satpute AB, Lieberman MD. The sunny side of fairness: preference for fairness activates reward circuitry (and disregarding unfairness activates self-control circuitry). Psychol Sci. 2008 Apr;19(4):339-47.

15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