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rain-Based Parenting
作家相片duke tsai

給孩子禮物?還是讚美他就很鼓勵?



讚美還是禮物

物質的、金錢的、還是社交的、心靈的鼓勵會讓孩子感到幸福?

如何讓孩子對於未來的事更有期待,並且期待做得更好,或是做得好,可以持續下去?

關於教養,我想父母的心意都很簡單,那就是壞習慣可以減少,好行為可以持續。因為人生有很多美好的的事物值得去追求,不能擁有真的非常可惜;但也有像躺平、上癮、違法行為、暴力、性氾濫等破壞人生追求的事應該避免。


人面對選擇是不容易的,做決策也是艱難!因為人被生(被造)是有限制的,眼睛永遠只能看前面,後面看不到;人出現在“這裡”,就不能出現在“那裡”,因此人生像是單行道,10歲、20歲、30歲...人不能永遠“ 25 歲",而是“ 25 歲"永遠只有一次。除非有多重的宇宙,否則人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如果做“另一種”決定,人生將如何?

如此,人如何對於將來有盼望,有信心呢?這問題的探討將是信仰層面!


在更深入探討之前,先從入門的開始,大腦科學家過去研究並提出理論,認為人做決定,涉及三個層面


  1. 做決定當下,評估刺激物的刺激價值。譬如你做得好,給你美金一元,與簡單讚美你一句“幹得好”,這時候兩種刺激,你會選擇哪一種呢?重視實際獲得的會選擇美金一元,因為聽到“幹得好”實在太空泛,除非對你說話的人是北韓金正恩、大陸習主席,或是從天而來的聲音,否則“刺激感”真的不夠力。

  2. 任務完成,得到獎賞的體會。得到一美金了,感覺如何呢?覺得還好,還是相當滿意?還是覺得空虛覺得冷,有種買賣交易的“無感”。

  3. 結合前兩者,進行“錯誤預測”修正對於刺激物的評估。下次對方再給一美元時,該如何選擇呢?


以上的三個步驟,科學家都觀察到相對應的大腦區域活動做為理論的基礎,提供給本文的實驗當基礎。


到底物質獎賞與社交(讚美)獎賞的大腦機制有沒有不同?還是都一樣,像現實生活中體會到的,收到禮物,很開心;聽到讚美的話,也很開心?


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 Alice Lin 針對 27 位平均年紀 22.4 歲的受測者進行實驗。


  1. 進行類似吃角子機器的實驗,研究剛開始時螢幕會出現兩個不同的圖示,背後分別代表不同的勝率(80% 贏面與 20%贏面,當然受測者是不知道的),選擇之後,從結果學習。

  2. 實驗分成兩組,社交獎賞(讚美)組,當你選對了,贏了,遊戲會出聲讚美,“你太棒了”、“令人驚艷的表現”、“太厲害了”。如果選錯了,輸了,遊戲會出聲咒罵,“你白痴啊”、“錯了”、“笨蛋”。物質獎賞組,贏了,得到美金一元,輸了,扣一元。

  3. 遊戲進行當中,一邊進行大腦掃描。


結果會如何呢?獎賞比一比,物質的與社交的誰勝出呢?

物質的與社交獎賞


實驗結果發現:


  • 讚美與給禮物的大腦反應有不同的區域,但是有部分重疊。所以可以說是類似,但不能說是一樣的。

  • 不管是物質的或是讚美,都在大腦的處理社交訊息的部位以及獎賞系統具有活動。

  • 受測者的學習能力都相當強,大約在前面 30 輪左右的實驗,就能掌握遊戲的規則,選擇“贏面高的”的機會大幅增加。

  • 如果分析接受實驗的人的學習曲線發現,物質獎賞的學習速度比社交獎賞來的快速,但最後成果是差不多的。

  • 受測者經過學習選擇“正面”的比學習”不要選到負面的“還要快,顯示人不太擅長”避免負面結果”。


要相信科學,不要只相信感覺,不要相信江湖傳說


  • “讚美是最好的禮物”其實是種‘感覺’,而不是科學。從這一個實驗,我們是否發現近期在『正向回饋教養』中常強調的讚美,事實上是可以稱為是‘最不要錢’的禮物,不能稱為是‘最好的禮物’。因為它是獎賞之一,真實物質,也是一種獎賞,人對於這兩種獎賞都有感覺,甚至大腦處理它們的區域有重疊,但不是完全一樣。可以看得出來,人既有物質的需要,也有社交的需要,不能偏廢。

  • 激勵孩子可以是多重的,交叉的。因為這兩種獎賞有一樣的地方,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因此對於人的激勵是可以多重的,交叉的。有時運用物質,有時運用讚美,懂得多重運用的人,相信應該是一個全方位激勵孩子的父母,每個與他相處的人都感覺”很被激勵“。物質的獎賞在學習的激勵,初期是比讚美要快速,因此妥善運用初期的小禮物激勵孩子,配合過程的讚美,讓學習引擎長保持熱度。

  • 物質獎賞也是種’讚美‘,也是種社交行為。沒想到吧,有很多教養的江湖傳說常常過度將它們分離。事實上,大腦處理物質獎賞時也運用到處理讚美,處裡社交訊息的前額葉。所以送禮物也可以說是種‘讚美”,是種社交行為,是種表達鼓勵的方式。

  • 學習做“該做的”,比抑制“不要做的”學習速度快。實驗有趣的意外發現,人對於抑制負面的學習能力,比直接做‘該做的“來要慢。這可能跟大腦決策時需要運用的抑制能力還未成熟有關。大腦喜歡省力,所以下次教孩子時,直接說”請怎麼做“,不要說”不要做什麼“。對大腦來說,負負得正感覺比較吃力!


Lin A, Adolphs R, Rangel A. Social and monetary reward learning engage overlapping neural substrates. Soc Cogn Affect Neurosci. 2012 Mar;7(3):274-81.

15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