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rain-Based Parenting
作家相片duke tsai

青少年就是懶,就是不想運動?

已更新:1月6日

他們就是懶,能坐絕不會站,能躺絕不會坐!要他們動起來,簡直要我的老命,只天不動只喜歡打電動。


你覺得這是你家青少年獨特的現象嗎?告訴各位父母一個好消息,以及一個壞消息!好消息就是你的孩子決不是特殊的,全球有 80% 的青少年在他的年紀是運動量不足的;壞消息是,不運動壞處多,床上殭屍或是沙發馬鈴薯不僅是讓人體力下降,大腦神經元連結變少,甚至長期的不運動既然導致自身與代謝相關的基因被『修改』,並且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運動的重要性

(圖片來自超腦爸媽大腦科普教養手冊第二冊)


運動對於青少年發展如此重要,而且他們也剛好應該是體力以及身體發展最適合動起來的時機,為什麼他們就是不想動呢?


這一切應該都是網路,都是手機惹得禍!一定是整天上網,讓他們都不想動了?

先別急著下定論,每個人只有24小時,時間運用當然是互相排擠的,花時間上網,當然就減少運動的時間,但是一切都是因為文化、社會風氣的原因嗎?有沒有別的因素使得青少年階段的運動量變少了?


世界上如果有個將原始的部落,在那裡現代化文明沒有紐約、東京以及台北這些大城市這麼發達,到處都可以上網,在那裡的青少年們一定是常常在原野奔跑,陽光灑在他們古銅色的肌膚上閃閃發亮逼人眼睛,他們的汗水盡情的噴發,身體周圍在青春的費洛蒙中,讓人不禁嚮往!


有這種地方?有這種青少年?


科學家就是有辦法找到它,為了研究青少年階段的運動現象,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安克勞蒂維爾博士(Ann. Cladwell)研究雅馬遜叢林的提斯曼(Tsimane)青少年。這一個深埋在亞馬遜叢林的部落一直保持的前工業時代的採集漁獵生活,基本上是想吃就得勞動,想吃的特別點,就要多花點力氣與腦子。


這裡的人運動量都大,跟現代社會相比較,就可以知道青少年階段運動量減少是因爲文化的因素,還是有其他的因素?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即使是運動量大的提斯曼人,到了青少年發展的階段,他們的運動量與自己的前青少年相比,還是顯著的減少了。這樣的發現給了科學家新的思考方向,青少年運動量下降,可能不是文化的,而是『身體的、生物學的。因為青少年整個人都跟以前不一樣了,從身體構造、大腦構造以及社交結構全然的大改變,因此身體的能量也大量的被消耗於這些改變,因此人一到了這一個階段,運動量就比以前少了。

甚至這當中還有性別的差異,女性的身體變化比男性更複雜,所以消耗的能量也比較大,所以女性青少年減少運動量的現象是更明顯。


所以,要保持身、心、靈都健康,運動不能少,甚至培養運動習慣要趁早,事先預備好,存夠本以應付青少年時期運動量下降的現象!


Caldwell AE, Cummings DK, Hooper PL, Trumble BC, Gurven M, Stiegltz J, Davis HE, Kaplan H. Adolescence is characterized by more sedentary behavior and less physical activity even among highly active forager-farmers. Proc Biol Sci. 2023 Nov 8;290(2010):20231764.

32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