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rain-Based Parenting
作家相片duke tsai

青少年愛聽音樂,即使聽悲歌,最後也快樂?

常言道:見多事廣、不經一事不長一智,這些過去屬於古老的人生智慧,但在現代卻是被稱為「大腦可塑性」。大腦科學科學研究發現,大腦的連結是透過刺激產生,所以人生長在豐富的環境能夠刺激大腦的整合發育。

豐富的環境對於大腦的發育很重要,那怎麼樣才算有豐富的環境呢?國外旅行(日本滑雪、夏威夷衝浪、北歐極光)、山珍海味、國家級演奏.....其實,科學家口中的豐富環境並不需外求,普通家庭生活就可以達到。


超腦爸媽大腦科普教養手冊,第 28 頁
超腦爸媽大腦科普教養手冊,第 28 頁

家庭生活中,演奏音樂,聆聽音樂被大腦科學證明對於大腦的發育好處多多,是一輩子都值得投資的好經驗。在兒童期學音樂,可以促進語言的學習果效(請看本部落格:學音樂也幫助孩子學語言?),而在青少年時期對於青少年的心情調節也有大功效。

但,學習音樂屬於長期的投資,花費不少,可不是每個家庭負擔得起!科學證明音樂的好處,不只有親自演奏,如果是對於青少年的社交、情感以及認知的發展,有聆聽音樂的習慣就有極大的功效,是青少年的生活不可或缺的好工具!


音樂對於青年生活的影響隨著串流音樂的發展,已達到不可思議的重要地位,音樂產業的主要消費者大部分也都是青少年。就青少年自己本身的評估,音樂對於青少年的生活也佔有重要的地位。


對青少年來說,音樂的重要性

2000 年,英國研究兩千多位13-14歲的青少年聽音樂的頻率發現一天之內多次聽音樂的青少年高達約 40%,平均是每天 2.45 小時。當問到生活中其他的活動與音樂相比較的話(問題:我選擇聽音樂勝過....),聽音樂的重要性是遠勝於所有室內的活動,包括閱讀ㄉ,做功課以及與爸媽聊天,你沒看錯,青少年認為聽音樂比跟爸媽聊天還重要。人生就是這樣,尿岩願意聽周杰倫唱《聽媽媽的話》,但就是不聽真實媽媽說話!如果考量性別的話,男性青少年甚至覺得聽音樂比逛街購物還重要!


聽音樂佔據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地位,不單純是因為欣賞藝術的原因。事實上,聽音樂這件事滿足多重的效果,是同一時間做一件事,去滿足青少年人生的多重需要。


2007 年,芬蘭的 Suvi Saarikallio 針對青少年聽音樂的現象進行研究後,她歸納出音樂對於青少年心情(mood)的調節具有多重的效果。在研究的領域裡,科學家對於心情(mood)與情緒(emotion)具有不同的定義,心情是受環境影響的氛圍,是種比較長期的狀態;而心情是受環境影響的短暫行為反應。所以,調節心情指的是調節長期的內心狀態。


音樂療節心情的策略

音樂給予青少年的貢獻是多重的,尤其是面對生活重大刺激,產生憤怒以及悲傷的心情時,音樂具有轉移焦點以及釋放的功能,聽完音樂之後,心情就轉變,甚至得到快樂。

研究發現,當人心情悲傷時,傾向聽悲傷的音樂,但奇怪的是,聽悲傷的音樂卻具有調節悲傷的作用,聽完悲傷的音樂不是更悲傷,而是轉成快樂的心情。這作用是不是我們一般所以為的“以毒攻毒”的現象?失戀時,大伙兒聚再一起唱個三天三夜的失戀歌,盡情的悲傷,大悲到了極致,就得到極致的釋放,轉變成大喜現象?大腦科學研究發現,聽悲傷的歌不會讓人更悲傷,聽憤怒的歌也不會讓人更憤怒。相反的,悲傷時聽自己喜歡的悲傷的音樂,帶來大腦獎賞中樞的作用,因而帶來快樂的感覺,產生釋放的效果!這種矛盾現象也是我們進電影院、進劇院看了悲劇,走出電影院卻得到滿足的現象。


喜歡的音樂

從功能性核磁共振 (fMRI) 影像可以看得出來,人們聽到自己所選的,熟悉的,喜愛的音樂,不管音樂的內容是悲傷的,或是快樂的,大腦的情緒系統以及獎賞系統(綠色部份)都有很多的活動性。但是聽到不喜歡的音樂,只有少部分的腦區域(黃色部分)有活動性。因為“喜歡”所以大腦獎賞中樞活動性強烈,快樂的感覺並不是來自歌曲的屬性。 從腦科學的研究看來,音樂的類型不是重點。因為音樂內容,譬如節奏、曲調等營造出來的快樂感與悲傷感,與「聽音樂」產生的愉悅感或是厭惡感,在大腦中雖有重疊,但是卻是不同區域,因此人們不會因為聽悲傷的音樂,心情就更“悲傷”!聽憤怒的音樂,就更“憤怒”。


同時,聽音樂為什麼能夠有釋放的效果?科學家發現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時,人們的鏡像神經元區域也會有作用,人們會進入歌詞中,揣摩歌情的意境,達到一種被人理解,被安慰的感覺,也就是因為這樣的過程達到心情的抒發,達到 Suvi Saarilallio 所觀察到的青少年聽音樂的「反省」現象。


青少年是人生關鍵的時刻,面對人生極多的轉變,情緒以及心情的變化也多重。不論是在一個人時,與朋友一起,聽音樂,演奏音樂都是他們極佳調節心情的好工具,甚至拜科技所賜,有時聆聽音樂甚至是不用花費,廣播有、Youtube 也行,是父母引導的青少年調節心情的好習慣,也是家庭豐富生活不可或缺的好元素。


  1. Brattico E, Bogert B, Alluri V, Tervaniemi M, Eerola T, Jacobsen T. It's Sad but I Like It: The Neural Dissociation Between Musical Emotions and Liking in Experts and Laypersons. Front Hum Neurosci. 2016 Jan 6;9:676.

  2. North AC, Hargreaves DJ, O'Neill SA. The importance of music to adolescents. Br J Educ Psychol. 2000 Jun;70 ( Pt 2):255-72.

  3. Saarikallio, S., & Erkkilä, J. (2007). The role of music in adolescents’ mood regulation. Psychology of Music, 35(1), 88-109.

2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